|
人类自古以来就研究光,大多数人心目中的光有直射和折射的特点,在1992年,荷兰莱顿大学发现了漩涡光束,这成为古老光科学的最新发展。漩涡光束有很多奇妙的性质:与传统概念相悖,在漩涡光束中,光线不是直线传播,而是以螺旋线方式在一个空心的圆锥形光束中传播。因此这种光束看起来很像一个漩涡或者龙卷风,其中的光线可以向左或向右扭转。这些特殊性质在光通信技术、量子信息技术、传感、成像、微纳操控技术、芯片等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此次联合课题组发明的新发射器只有几微米大,比传统的元件尺寸要小数千倍。它们以硅光波导为基础,可以利用标准的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制成。在硅基光波导芯片上首次集成“漩涡光束”发射器件阵列,使人们在小尺寸的发射器件也能够大量地制造出“龙卷风状”的漩涡光束,这项开创性研究成果,是复旦大学信息学院通信系、asic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朱江波参与其导师复旦大学长江讲座教授余思远教授领导的,英国、中国四所大学研究团队合作进行的一项集成光子学方面课题获得的。漩涡光束发现20年来,传统上一直用各种体光学元件来产生这种光束,但对于很多应用,特别在很小区域内需要大量漩涡光束的情况下,则非常不方便。
|